我们可以这样断定,由于罪犯的性变态欲望不可遏止,所以,在没有打草惊蛇的情况下,罪犯一定会再次作案。”
“对!”市局副局长钱铁明接过刑侦处长的话说:“案犯的变态心理决定了他的变态行为是不会中止的,所以,你们必须马上分成几个小组,对包括殡仪馆在内的全市各大医院的停尸房,施实全日制全在候‘蹲点’监视,守株待兔!另外,我要强调两点,一要与各单位的领导和保卫人员密切配合协调行动,争取更大的支持。二要重证据,把握好机会,准确出击,一网打尽。”
就这样,一张捕获性变态的巨大法网悄悄地在所有罪犯有可能涉及的地方撒开了。
5月23日夜,一场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殡仪馆的停尸房里情悄无声息,到处是一阵死寂的阴森。午夜的钟声刚刚响过1下,“兔子”便出现了。
守候了8天8夜的刑警们顿时警觉了起来,他们密切注视着“兔子”的一举一动,一台微型红外线摄影机悄悄地转动起来,记录着“兔子”的丑恶表演。“兔子”用钢笔式电简照着,开始对停尸柜上的登记卡进行“扫描”,当走到第5号停尸柜时,“兔子”打开冰柜,一缕缕白色冷气围绕了他。“那是5号床。死者祝小蓝,17岁,两日前死于交通肇事。”管理员在刑警的耳边低声介绍说。
“兔子”揭开罩在死者面部的白布单,复又关上了冰柜。那是个血肉模糊的头颅,根本无法谈什么漂亮。“兔子”又开亮了电简,继续向前“扫描”。然而,他失望了,今天停放在这里的尸体,除祝小蓝以外,全部系男性。
“兔子”返回第5号柜,用手电照着又仔细地看了看上面的登记卡,然后打开柜门,抱起死尸放在地上,用白布单将死者的头包起来系紧后,他开始脱死者的衣服。“不许动!”随着一声如雷般的断喝,一束巨如利剑的白色光柱,直刺“兔子”的眼底。当他还没搞清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一副闪着寒光的手铐已成了他腕上的“饰物”!盗尸奸尸犯佩天林被依法拘捕了,并且最终到了他该去了地方,“天堂”里又恢复了宁静。
但刑警们的心里却久久无法拉直那巨大的问号。侃天林那令人作呕的性变态行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性变态心理究竟又是怎样形成的?
1966年8月4日侃天林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里。襁褓中的侃天林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十分敏感,稍有声音便会惊动起来,哇哇大哭。当他长到3、4岁时,周围的伙伴都是比他大的女孩,他总是孤独地站在家门口,看着别人一块儿玩耍游戏,他知道自己只有在妈妈身边才不会被欺侮。
5岁那年,同村的一位姑娘死了,母亲带他去吃豆腐饭。一见到这闹哄哄的场面,侃天林受了惊吓似地跑开了。当母亲在停尸堂里找到他时,佩天林正头靠在死者的手臂。细嫩嫩小手扳着死者的手指,数着一、二、三……还不时地扭过头去好奇地看着死者的脸。活人前要受惊吓,而不得不处处小心,在死者身边却是平静的,这在侃天林的潜意识里,已经跨出了亲近死人的第一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弗洛伊德说:儿童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一生中较迟发生的事件,不论他们看来多重大,都不能抹杀那些早期的性缩影的影响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佩侃天林幼年的一些事件在他意识上早已被淡忘,但对女孩的恐惧却强有力地保留在潜意识里,这恐怕也就是他形成恋尸癖性变态的潜源。
18世纪的德国精神病学教授克莱夫特·爱宾,曾在他所着的人类第一部对变态性行为进行专门论述的专着《性变态》一书中指出:“千奇百怪的性行为方式,犹如这纷乱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奇特的性行为方式,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