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九黎姥姥(7 / 8)

指,在唇上比划噤声。我却有些讶异,这么小的孩子,竟敢一个人往这大山里来,家人必然着急坏了。

“你是谁家的小孩儿?”

“我的父亲是和融,母亲是卫青。我叫白柎子。我的祖上可是苍梧村顶顶有名的祝余!”

我一听,心下欢喜起来。原来是老太婆的后孙,我的小孙孙嘛!手下不禁又攥紧了小儿郎的手。

他抬头看我,说:“姐姐,你长得真好看!”一双会笑的眼睛比明月还要亮,白肤红唇。想来那时我就应该想到,这小儿郎长大后会是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翩翩公子。

我倒很享受这般夸赞,本来就醉乎乎的,被他一句夸赞,脚下竟愈发飘飘浮浮起来。伸手刮一刮他的小鼻梁,对他的喜爱不禁又多了几分。

“你长得也很是标致呢!”

到小屋跟前,那小儿郎屋里屋外一通好找,却没寻见他想要的身影,问道:

“姐姐,你可知道灵希姥姥在哪里吗?”

我坐在屋外石桌前,倒了杯水缓缓饮下,清清神,又点点头。

“知道知道。我便是了。”

如今想来,当初见到白柎子时,就不该任由他叫我姐姐,竟使得他现在如此目无尊长。

小儿郎的双亲找来时,已是寻了好久,满脸焦急。那时,小儿郎正在门口拽着我的衣袖,要我跟他回苍梧村。见到父母,他立即扑到母亲怀里,开口就是:

“父亲,母亲,让姐姐跟我们回家住吧,这山上,什么也没有。”

九黎山虽没出过什么食人传闻,但遍地毒蛇,偶尔也有些巨鸟猛兽出没。他的父母也怕他再偷偷上山,几番劝说请我下山。我并未同意,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下山的。

但这小儿郎却不让人省心,偏偏大人惧怕什么,他就做什么。不知他使了些什么法子,反正每日总要上山找我一回,不论白昼黑夜。起初是闹腾着要我随他下山,后来自知劝不动我,便日日只陪着我逛山。我上树时,他便坐在树下。叽叽歪歪,十分聒噪。不知不觉,我也变得话多起来。

最后,他说日日上山爬得太辛苦,便要住进山间小屋来,好在我极力推拒,他的父母也未同意,便不了了之。开始时,这小儿郎偷跑上山来,他的父母总要眼巴巴来寻他,之后大家便都习惯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便每日上午去山脚下等他,他的父母晚间上山来接他。

如此,有个一两年。直到有一日,我醉酒过甚,一觉睡到日过午偏西。醒转过来时,才想起未去山下等他。我唤他,他也并未自己出现。我心下忐忑,蹬了鞋子,便往山下奔去。

到了山腰,见到一个砍柴的村民正呼唤着躺在地上地小儿郎。我冲上去,只见得小儿郎口唇发紫,面色发青。鼻息微弱,双手湿汉冰凉。一只脚梗上有两个血窟窿。

他被毒蛇咬了。

村民将他背下山,找村医急诊。我跟在身后也下了山。那是百年间我头一次下山。

我立在屋外,见到小儿郎的父母冲进屋内,听到小儿郎的父母哭唤他的名字,又见到那村医出来,摇着头对询问的人说:“不行了,这小儿中毒太深。”

我脑中嗡嗡作响,小儿郎的音容立刻在眼前耳边回放。我转身,冲回山上,取了一片玉鳞下来。那是我迄今为止跑得最快的一回。

我让村医将玉鳞磨成粉,喂给他。可那时,他已然不能下咽。我便口含着汤药,亲自喂灌下去,又在床边蹲守了几个时辰。等到他面色恢复红润后,才打开房门退出来。他的父母见到好转的儿子,朝我跪拜,多谢我救命之恩。

可我明白,自己明明是先害了他,又挽救了他。

我不愿再发生此种事,便听了劝,下了山,并住到了他家中。

自此,我才结束了百多年,一个人隐居山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