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找到他,狠狠敲了他几个爆栗。因为年轻,听他一番苦诉,竟轻易饶过了他,没叫他将物什还回来。
我还曾遇见过一只狐妖,女儿身。竖耳白尾,媚眼如丝,却清灵英秀,十分好看。我给她送过水,见过两面,之后她便不见踪影了。
也是奇怪。不知是狩猎太多的缘故,还是村中人厌恶的缘故,好些奇珍异兽渐渐消失了。那些妖精也是销声匿迹,不知是不是躲进了更深更远的地方。本来热闹山林一下子安静下去,我又徒然寂寞起来。
苍梧村不信神魔,不供奉神魔。老太婆还在时,立下了规矩,只要我还存活于世,合苍族人便没有其它信仰。每年年尾一祭祀,村中只祭天地,祀灵希。
我想,这是老太婆怕我不受村中人待见,所以立了不成文的规矩。但族人对祝余祖宗的话十分遵从,从未违背。因着两百二十年的长生不老,村民视我为神女降世。就着祝余祖宗的情分,一年一度村民也给我许多供奉。金玉钱粮,珍玩宝藏,莫不尽是。在村中辈分又极高,所以众人也就尊我一声姥姥,送我称号九黎灵希姥姥。
有好些村中人来找我赐名求福。尤其是老太婆的直亲后代,几乎每个降世的孩子都要我来赐名,对我尊崇得紧。
但,有个人例外。
也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我九黎姥姥这般元老人物,地位竟变得有些不稳了。
正是仲秋过后的时景。秋高气爽,明阳,九黎山一派橙红。九黎山上有种树,蹼叶直干。入秋便化黄接橙,落绛红,叶叶似火。山间纷纷羽叶,胜过仙境,美妙非常。
小魔头家墙边的果子也红彤彤,流着甜蜜。嗯,该是时候让他进贡了。
我顶着艳阳,来到村中的一户门店,只看那牌匾写道:苍梧酒舍。门内景色被半截挂起的门帘遮挡起来,上面九转十八弯写了两个大字:沽酒。
我掀起门帘,一脚踏进去。混着四面木墙的干烈柴木味儿,一股酒香扑面而来。入门往前,是一架陈酒,往左是几架新酒,往右是各色壶具,对应不同酒品。琳琅满架,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这里是我的一块宝地,我与店主也是老交情了。
我走到熟悉的位置,挑下一壶最好的青提酒。走了两步,看到了旁边新上的酒。我凑着鼻子闻了闻,果香甜腻。
“原来是蜜桃啊。”
嘴下一馋,口水都多了许多。转身跟卖酒老儿腻歪起来,眨巴眨巴眼,对他说:
“小酒匠,这青提酒还和往日一样记账上,这一壶蜜桃酒可否送我尝尝?回头我让白柎子给你这酒题诗。”
话说,这位酒匠与我这酒鬼颇有渊源。
酒匠家起先并不做酒水买卖,他的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菜农。他父亲爱酒,闲暇时,也亲自做些酒酿。有一日,这菜农受托为我送些吃食,顺手将自己的酒酿也灌了一葫芦送上来。
我见到那葫芦装着些清汤,闻着甜香醉人,前所未见。我不管不顾,饮下几口,片刻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我想,这应是姑姑时常提起的酒水,竟有些合我口味,醉过后还能做些好梦。于是,我在壶上留下印记:此酒甚好。
自那以后,隔几日就有人上山来,在石桌上搁下一个葫芦,一送就是十几年。一来二去,我便成了酒鬼。
直到有一日,我入夜归来,见到一个粗衣布衫的少年郎怀抱着酒葫芦,蹲守在门口,沉沉睡去。我夺了他的酒壶,为他披了一件厚衣裳,让他在门外睡了一夜。第二日,他还未转醒,我便又上山去了。如此好几次,这少年郎守在门口,也在门口睡了几夜凉风。
他或是实在蹲守不到,便留下字信:后孙有惑,心闷难解。诚心向九黎姥姥请教,望姥姥垂怜,见上一面。
我一不会占术,二不开天眼,世面也见得不多。解惑一事,如何说来呢?又确实见他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