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收留(3 / 7)

大府小事 淼仔 4204 字 7个月前

。”

在他话的勾勒出,曾宝莲脑海里出现一幅大概的地图,和难民们的对答里总结出来的,远比真正的地图还要明确。

她又问男子一个问题:“你们村子里一共多少家,一共多少人?方圆十里内还有村子,还是三十里五十里?”

“村子小,只有一百来家,加起来总有五百口子人吧,方圆二十里没有别的人咧,咱们村子的人也都想来,可是道儿太远,生个病什么的招架不起,要不是媳妇肚子里多一张嘴,我们也走不动。”

杏花送肉炊饼给男子,男子看看妻子和女儿,咬上两口就小心的放到怀里。

曾宝莲点点头,想得到照顾家里人的,她肯高看一眼,笑道:“让你在西疆安家,你肯吗?”

男子没有想到,直直的看着曾宝莲,曾宝莲没有怪他,丫头们也没有斥责,人的神情永远是张白纸上的黑字,哪怕经过伪装也能直透内心的根基,看到他的神情,才知道男子想法里的变化。

火盆静静的燃烧着,木炭刚开始发出的噼啪声消失,通红的火仿佛光明的前途,无声无息的展示着,丫头们静而无声,只有男子妻女的咀嚼声提醒他眼前贵夫人说的是件事实。

男子爆发般的大声道:“我肯,我肯来的。”

西疆定期的安置难民,不可能把每年的难民全留下,造成大量村庄的空落将引发新的争议,而对难民的观察和分派到村庄后的管辖,也必须慢慢的来。

只有可靠的人才会留下来,免费的开垦土地,最近的城池负责补贴一定的粮食,新居民在打到粮食以前,以此为生。

新的居民也需要半年一年的后续观察,最后才能成为真正放心的居民。

每年都有难民失望而去,盼望自己成为明年的幸运儿。

男子就是这样,他知道有这样的好消息,也一直想当幸运儿,他回过魂以后,趴地上给曾宝莲叩头,又喊道:“家里的,娟儿,快给少夫人磕头啊,咱们可以留下来了。”

曾宝莲微微的笑着,接受他们的道谢以后,杏花把他们带出去,房间里摆放着巨大的木桶,数一数有三个,男女分开,杏花让小丫头照顾母女两个。

脏旧的衣裳直接扔到火里,这是避免病菌的最佳手段,两碗热乎乎的药汁里同时具有暖胃、袪寒、消炎的诸般功效,虽然苦,喝得小姑娘咧着嘴,可随后而来的温暖并不仅仅出自泡澡,小姑娘又悄悄的笑了。

洗到第三个木桶,母女清洁一新,新的棉袄等着她们,里衣小袄大袄棉裙俱全,新鞋子上绣着一朵梅花,式样简单,不过寥寥几针就得,可是母女神思恍然,不知道身在哪里。

继续阅读!

杏花把她们送到另一大房间里,这里没有椅子没有桌子,环绕房间除去门的位置,皆是大通铺,房里坐着三个人都是女子,有两个是上年纪的老人,大家攀谈起来。

孕妇惊讶地道:“大娘,这里也收老人啊?”她有些凄楚:“还以为只要能干活的人,我家娟儿平时也能种地,早知道这样就让家里爹娘一起过来。”

老人笑道:“怎么不要呢?老人也能干活,我下地虽然不行,种个菜喂个猪的还行。”

孕妇更加吃惊:“这里有猪给咱们喂吗,我家的爹娘打猪草不费什么。”

老人笑道:“你大着肚子,这小姑娘又太小,你总不会就母女过来的,这肚子里的孩子爹他在吗?”

“在呢。”

孕妇陪笑。

“那就是了,接你爹娘的事情交给男人,恰好现在农闲,有的是日子,我还是先介绍下我吧,我姓曾,都叫我七老太太,等这屋子里住满人,就跟着我走,安置在我的村子里面。”

孕妇肃然起敬:“原来您老人家是村子啊,那敢情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