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委婉说辞,征服人心(4 / 5)

生死危急关头,通过恭维对方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结果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人们的心理总是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所以说话者应特别注意把握对方的嗜好、习性乃至性格、脾气和情感,选用令对方最感兴趣的事物来恭维,就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2)能皆大欢喜

南朝齐代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叫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一手隶书也写得行云流水一般。

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听别人说自己的书法低于臣子,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

一天,齐高帝萧道成提出要和王僧虔比试书法高低。于是君臣二人都认真写完了一幅字。写毕,齐高帝萧道成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谁为第一,谁为第二?”

若一般臣子,当然立即会回答说“陛下第一”或“臣不如也”。但王僧虔也不愿贬低自己,明明自己的书法高于皇帝,为什么要作违心的回答呢?但又不敢得罪皇帝,怎么办?王僧虔眼珠子一转,竟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绝妙答词“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他巧妙地把臣子与帝的书法比赛分为两组,即“臣组”和“帝组”,并对之加以评比,既给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的书法是“皇帝中的第一”,满足了皇帝的冠军欲,又维护了自己的荣誉和品格,使皇帝更敬重自己的风骨,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专门拍马屁的家伙。

果真,齐高帝萧道成听了,哈哈大笑,也不再追问两人到底谁为第一了。

恭维话既然有以上两大好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说好恭维话呢?

选好恭维话题

恭维他人,必须选好恭维话题,恭维话实际上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在每一个层次,选好恰当的恭维话题十分重要。如果你的某位同事被派到外地去出差,恰好这位同事是位不爱往外跑的人,你恭维他得到领导信任,外出又可以领略各地风情等活,此君肯定不爱听。如果他喜欢书法,你不如恭维他的书法更好受用一些。

只要你善于体察人心,了解对方最迫切的需求,并有的放矢,予以激发和派遣,那他就会善待你了。尤其是对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对方,你不妨多动动脑子,不失时机地“美言”他几句,给他戴上一顶高帽子,让他的心里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他就会自动减弱锐气,转而善待你。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个体商场遇到这样一些情形开始,营业员同顾客在商品质量、样式或价格上争论得很厉害,但后来聪明的营业员改变了战术,突然转而夸奖顾客在谈商品方面的丰富知识经验,说“先生看起来是一个特别懂行的人,我真得好好问问,请教请教!”“即使您不买这件衣服,我的收获也很大!”说也奇怪,对方被你这么一夸奖,一恭维,反而变得心中不安,行为上变得不自在了。甚至还有些顾客,营业员一抬举他,他就感到不买下商品就对不住营业员似的,你说怪不怪?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广结善缘,就必须学会运用这种“给他戴顶高帽子”的办法,多夸夸对方,抬举抬举他,让他心理得到满足,自然,他也就不会“刁难”你了。当然,给人戴高帽子不可戴得太高,太高了他反而会因为不自在而对你生厌。最好不要把正在扫地的医院清洁工叫做“医生”,或把皱纹明显的妇人称作“小姐”。这样,人家反而会以为你在调侃他(她)而对你生厌了。

世人都喜欢恭维,但是恭维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的恭维话。比如男客户就不宜过多地恭维女同志的相貌。对青年客户恭维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对老年客户恭维他的身体健康、富有经验就比较合适。对于商人,如果你说他道德高尚,学问出众,清廉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