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所过州县,赦免流刑以下,清空所有牢房。二月初十午时,到并州太原城,继续送大礼包。首先大赦并州,祭奠五品以上,那些为国捐躯,葬身并州的武官,给其子孙赏赐。 八十以上的耆老,版授刺史和县令,其实就是虚名,没有实际好处。同时赐酺三日,就是三天之内,允许聚会喝酒。唐朝的百姓,可以独自喝闷酒,不能三人聚饮。然而这条政令,基本形同虚设。 每天陪着李九,参加各种活动,既无聊又无奈。忙到二月底,确定在三月初五,媚娘在晋阳宫摆宴,宴请亲戚故旧。这才是重头戏,或者说此行目的,向街坊四邻炫耀。 曾经的野丫头,飞枝头变凤凰,现在衣锦还乡。圣人会宴请男宾,女宾跟我去内殿,咱们算个总账。所有帮过我的,不吝赏赐;所以欺负我的,等着颤抖。 到了三月初二,武家的老宅里,媚娘召集亲戚,向他们介绍武康这是我从父弟,姓武名康字变之,今年二十六岁。当年隋末乱世,叔父与阿爷分离,迁徙睦州雉山县。然而苍天有眼,姊弟再次重逢,特来认祖归宗。 所谓的从父弟,即有共同祖父,也就是堂弟。亲戚纷纷夸赞,有个八十的老人,说武康酷似祖父。媚娘眉开眼笑,当场赏玉帛两匹,外加赏铜钱两贯。 彻底炸开锅,亲戚品头论足,无不言辞凿凿。说他就是武家人,和武士彟太像了,全部得到了赏赐。武康很郁闷,不是认祖归宗,是数典忘祖。不过话说回来,不知祖上是谁。阿爹是孤儿,被武姓收养,所以跟着姓武。 等福利发送完,媚娘拉着他,逐个介绍邻居。武康差点哭了,吃鼻涕的娃子,辈分竟是九叔公;呀呀儿语的孩子,是他二大爷;襁褓里的婴儿,是他十三祖父。 介绍完全部,各个是长辈,二大爷辈分最低。武康生无可恋,咱家的街坊辈,低的令人发指,只能做孙子吗,这谁顶得住啊。忍了又忍,没说出那句话我想和你断绝关系。 小晴和闹闹两个,表现的很正常,不失礼仪打招呼。武康捏着鼻子,挂上和煦的笑,含糊不清喊外祖。按理说不应该,一般辈分的高低,取决人丁是否兴旺。人丁越旺,辈分越低,咱家快绝户了,辈分应该高的。 认祖归宗完毕,送走远房亲戚,媚娘假意训斥“瞧你那出息,辈分就这样,谁也没办法。另外圣人下旨,间原坊的孙婆婆,加封太原郡君,实封两百户。间原坊改长寿坊,你们过去传旨,同时诊治小晴。” 武康稍稍回忆,知道她是谁了,去年出征之前,媚娘提起过她。九十三岁耆老,眼不花耳不聋,有名的妇科大夫,专治不孕不育。小晴来并州,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她检查身体。 见媳妇红了眼眶,武康赶紧圆场“还是算了吧,这种事不好说的,何必徒增烦恼。我们已经有闹闹,身体肯定没问题,怀胎是早晚的事,您就不要担心了。” 媚娘态度坚决,安慰小晴道“你也别难过,之前没问题,不代表现在。昔日康郎落难,你硬闯百杖林,受了很重的伤。阿姊很是怀疑,是那次留了暗伤,导致不能怀胎。” 气氛开始压抑,武康抱起女儿,站在媳妇身边。见她们泫然欲泣,心里也不是滋味,看向媚娘说“若果真如此,更没必要检查。小晴因我受罪,此生必不弃妻,哪怕她无法生育。您就别操心了,男孩女孩都一样” 媚娘不禁暴走,巴掌甩了出去,又僵硬在半空。接过泪汪汪侄女,草草安慰几句,继续训斥武康“别胡说八道,女儿是外家人,将来你老了,子嗣才能养老。女儿若嫁外地,你就算死家里,她们也不知道。” 这话很扎心,简直火上浇油,闹闹直接哭出声。媚娘很尴尬,赶紧温言安慰。安慰完小的,再训斥大的“我是一家之主,明天必须去,我陪着你们。” 简直胡说八道,嫁出去的闺女,凭啥做一家之主?武康懒得反驳,小晴接过话说“还是去看看吧,自从夫君出征,整日寝食难安。让孙婆婆诊治吧,若是我的问题,就许夫君纳妾” 说罢掩面而泣,哭的很伤心。武康揽她入怀,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