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部四散已不成军,散员只得一边往东南方向行进,一路寻找大部队汇合。 天寒地冻,又缺少物资,有不少士兵因伤势过重冻死在路上。 踏入关中平原,原本以为能找到食物,怎知经过数月大战的关中平原已经满目疮痍,一片凄凉, 临近黄昏,天色慢慢转昏,马上就到晚上了,不过经过一个饥饿的雪夜,又要冻死多少人。 看着身边伤势恶化无法得到救治的战友,所有人的心都沉到谷底。 他们或许无法找到大部队,他们或许无法回到江南,他们每个人都要冻死在这冰天雪地的路上。 早知道这般窝囊死法,还不如战死沙场。 思及至此,心中悲戚,这就是当兵的命,为国而战,为家而死,当作为士兵的热血充斥全身的那一刻,死亡就是他们的归途,或在沙场,或在路上…… 有人唱起家乡的歌谣: 明月在那方?明月在家乡。雪夜露毫茫,漫照着河岸,又照着桥梁,皓咏万家暖。 我听娘亲讲,男儿汉的歌,雪色中仍有红光…… 听着这字字透着欢乐的歌声,不少男儿已经滴下热泪。 就在这悲伤万分的时候,有人手指远方,激动说道:“你们看!” 众人望去,只见疮痍的土地上升起一缕炊烟袅袅,那炊烟就像希望之烟,让心如死灰的士兵心中燃起了熊熊生命之火。 他们欣喜若狂,他们激动万分,循着炊烟而去,终于在黑夜降临前抵达那户人家,激动的撬开那户人家的门。 开门的是个年老弯着腰的老妪,看着眼前满头雪花,狼狈不堪的士兵,老妪明显被吓到了,浑身瑟瑟发抖起来。 一名带头的士兵弱弱说道:“老婶婶,有吃的吗?” 老妪颤抖着说道:“没有没有,没吃的了,我就烧点热水取取暖。” 一众士兵露出失望之色,这些地方经过战火,疮痍凄凉至此,有什么粮食早就被北狄军掳掠一空。 就在这时屋内传出孩子的哭泣声,吓得老妪连忙回屋去。 老妪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借着炉火的红光忐忑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人头。 突然飘来食物的香味,有士兵立即激动说道:“有吃的!” 老妪显然也听见士兵的话,变得异常紧张起来,可这些士兵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进屋搜寻,而是站在门外,连门槛都不敢踏进。 这些士兵是淮南军,来自江南法治良序之地,是谢傅和陆涛带过的兵,有道是将帅是什么样子,手下的兵就是什么样子。 他们可不是披着士兵外衣的土匪。 老妪弱弱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兵?” 一名士兵轻声说道:“我们是跟北狄打仗的军队。”说着自嘲一笑:“你看看我们样子,刚刚打了败仗。”却是怕丢了淮南军的脸,不肯说出自己的番号。 打败仗的士兵,这些日子老妪见多了,却没有看见过这种,重申问道:“我当然知道你们打了败仗,我是问你们是哪里来的军队?” 一众士兵脸上尴尬,竟无人愿意开口。 这番模样落在老妪眼中,感觉就像是腼腆的孩子一般,不由轻声说道:“我还有点吃的,不过你们得先告诉我你们是哪里来的军队。” 带头的士兵只好硬着头皮,吞吞吐吐说道:“我们是淮南军谢傅谢大人的兵。” 老妪啊的一声,激动说道:“是不是淮南道节度使谢傅谢大人?” 一众士兵尴尬点头:“是。” “孩子们,快进屋来!” 老妪一边说着一边忙将几岁大的孩子背在身上,人起身走到灶台前,打开盖子。 一众士兵受宠若惊,便进屋来,因为人员众多,一下子就将屋子站满,屯长就安排着一部分人退出来,先将伤员带进屋内避寒,场面一下子喧哗起来却有序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