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秀成身为太平军忠王,他打上海,肯定不是胡乱的打,当然要先礼后兵。 ........... 李秀成就以太平天国忠王的身份起草了一份国书,准备派人送到上海,交给英法洋人管事儿的。 忠王李秀成在信中告诉这些英法洋人: “”我们太平天国和你们一样也是信奉上帝,我们就是兄弟“” “”如今为了剿灭残留在上海清妖,我太平军准备攻打上海,还上海一个清静“” “”不过我太平军只打清妖,不碰贵国租借范围“” “”贵国在大中华所拥有的特权,我们太平天国依旧保持承认,并恪守“” “”只希望我太平军打上海的时候,贵国能保持中立“”。 ........... 李秀成写了这封国书,准备派人送到上海。 但是李秀成从来没有接触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所以他也不知道如何向对方投递国书? 所以李秀成就在军中到处找人,找曾经在上海与洋人接触过的人。 这时候一个叫做“”刘三川“”的人出现了。 刘三川是李秀成的部下引荐的,李秀成的部下随即将刘三川带到了李秀成的面前。 李秀成见到刘三川,上下打量了一番,此人微胖,身穿粗衣,于是问道: “”听说你伺候过洋人?“” 李秀成用“”伺候“”这个词语,在刘三川听来有些侮辱的成分,哪有中国人伺候人,还是伺候洋人的道理。 刘三川立马纠正: “”忠王殿下..........不是伺候,是我认识几个洋人“” ......... “”什么样的洋人?你认识的这个洋人是干什么的“”李秀成又问道。 反正在李秀成的潜意识里,只要是洋人就可以代表英法等国。 刘三川答道: “”我是在上海教堂给扫地的,认识教堂里法国传教士“” “”我与这个传教士很熟很熟的,熟得像亲兄弟一样“” ..........。 “”好吧,那说说洋人的情况“”李秀成假装心不在焉的问道。. 李秀成之所以这么问,也是想套出这个刘三川到底说的话是真是假? 两人经过长聊,刘三川把上海的教堂,以及传教士在上海传教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 终于,李秀成放下了心,觉得这个刘三川既然认识全教士,那么送国书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李秀成拿出自己写好的国书, 交给刘三川,并命人取来二十两白银,一同交给刘三川: “”以你的资历,想要见到英法国在上海管事的人,估计是很难,需要找人代为传送。“” “”你竟然和上海的传教士很熟,那我把这封国书交给你“” “”你告诉传教士叫他代为送到英法管事的人“” “”并一定要告诉他,这是太平天国与英法国之间投递的国书,请传教士务必送达“” “”信中表明我太平天国对英法国的态度“” ......... 刘三川收下了李秀成写的国书,但是没有收下银,而且当即跪拜: “”小人不要银子,也不要任何赏赐,只希望小人完成任务之后“” “”可以在忠王麾下效犬马之劳“” ............。 李秀成一听,心里暗自笑道: “”哦.......你小子不要钱,原来想跟着我混呀?“” .............。 随后李秀成一板正经,走上前,轻轻的拍了拍刘三川的肩膀: “”没问题...........只要你完成任务,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