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魂牵梦绕(3 / 4)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689 字 7个月前

我来晚了。”众人看去,原来是种溪,后面跟着种师道、尹氏、种浩、姚月、种雪。种师道府邸可谓悉数到场。众人寒暄几句,都到李长安坟茔祭奠一番,回到厅堂坐了下来。

种师道叹道:“如今长安兄羽化登仙,终南山今后就靠明远和扁头了。不过眼下大嘴掌舵,想必也会一如既往。”

大嘴道:“话虽如此,可我上了年纪,力不从心。况且师兄走了,我万念俱灰,从此以后恐怕不再过问江湖之事。除非太平草庐遭遇来犯之敌。”

尹氏泪流满面道:“万万没想到,此番祸不单行。溪儿的婚事变成了棒打鸳鸯。太平先生又惨遭毒手,驾鹤西去。这世上的事情,总是如此,岂不令人悲痛欲绝。”

种溪哭道:“没能见到师公最后一面,我抱憾终身。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如何不让我伤心难过,他老人家每次下山都为我找来不少画谱。”

种浩叹道:“师公他老人家一辈子教书育人,任劳任怨,长安城许多人都是他的学生呢。那日有不少都上山来了。”

姚月哽咽道:“可不是,他们都把钱送到府上,让我们代为转达,你们收下,也好置办一些笔墨纸砚,以备教学使用。”随即拿出包袱,递到大嘴身旁。大嘴不动声色。扁头意欲拿下去,阿长却接过去抱在怀里,坐了下来。

大嘴道;“居养院里的孤儿恐怕更需要,你们拿去给孩子们用。雪儿,你时常去居养院,孩子们眼下可好?”

种雪叹道:“师公上次走后,孩子们都说想念李爷爷,他们知道先生遇害,都哭哭啼啼想上山来。可居养院的官员不让,说是怕孩子们被传染疾病,毕竟他们听说老毒物的魔功,有毒。”

张小宝冷笑道;“一派胡言,岂不是危言耸听?他们恐怕是另有所图,此等诡计多端,世人皆知。如若孩子们到了终南山,他们没孩子们,如何伸手让朝廷拨款呢?朝廷不拨款,他们如何水过地皮湿,中饱私囊呢?”

扁头气道:“岂有此理?孩子们成了他们的摇钱树不成?怪不得上次端午节,他们要抢孩子,原来如此。”

阿长叹道;“心知肚明就好,不必说出来,免得祸从口出。如今奸臣当道,贪官污吏层出不穷,更何况‘花石纲’歹害无穷。你们也知道,蔡京与童贯,一手遮天,二手遮地,天下乌鸦一般黑。”

大嘴落泪道:“你们不必说了,如今你们师父羽化登仙,他倒好,眼不见心不烦。留下我们肝肠寸断,亲眼目睹这天下人间的蝇营狗苟,恩恩怨怨,岂不可怜兮兮了?”

张明远喃喃道:“师父他老人家这辈子有一个夙愿,就是看到大宋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惜他看不到了,他带着遗憾离去,我们恐怕也看不到了。”不觉失望之极,缓缓闭上眼睛。

种师道缓缓道;“也不尽然,明远不必如此悲观。朝廷自有主张,你何必如此。老夫有生之年,也觉得前途渺茫,可如今镇守边关,西夏差点覆灭,也算祖宗有灵,我大宋也不错了。”

张小宝叹道:“离开雄州之前,契丹人都传言童贯多次到太原府和真定府。恐怕大宋有北上伐辽的想法。”

张明远摆了摆手,缓缓叹道:“这件事,我们就不说了。战火纷飞未必是一件好事。离我们太远了,我们一介布衣,管不了这些事。我师父走了,我心如死灰,你们不必说了。”

张小宝听了这话,落泪道:“明远,你果然长大成人了,爹爹对不住你,你原谅爹爹可好?”

种师道劝道:“明远,你师父走了,你不可违背他临终前的遗愿,父子相认,迫在眉睫,你还是原谅你爹爹好了。你师父在天有知,也欣慰之至。”

种溪环顾四周,问道:“明远哥哥,无极哥哥如何不在?他莫非还没回来?他不在终南山,少了许多欢乐,真冷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