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细细品味,便能发现周延儒的这些反驳可谓是句句都冲着张国维的三寸去的。
首先拿李邦华出来说事,就是为了敲打张国维,不要落得相同的凄惨下场。
同样的,以李邦华为标靶,也能警告京师勋贵,不要以为事不关己,便能高高挂起。
你们必须要再次团结起来,才能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中间应对京师城防的问题,也不过就是一些基础水平的诡辩之词。
拿京师没有陷落这一点,证明以后也不会陷落,这纯粹就是在扯淡。
但正是因为无法有效证明他的错误性,所以就算深入争论,也只是在空费口舌。
至于最后论及协防山海关的事情,这一反驳倒是能够凸显首辅的凌厉水平。
政治斗争,向来都是最为赤裸裸的利益斗争。
想要将辽东将门的军饷拨付给京营,这纯粹就是在扯淡。
辽东新败,辽东将门更是死伤惨重,恢复实力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这个时候却将他们的军饷截留给京营,这无疑会寒了辽东将门的心。
若是一个稍微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导致辽东将门集体哗变。
辽东因为缺饷的问题,又不是没有哗变过,是个人都知道这是辽东将门主导的事情。
真将这帮不要命的辽东将门给惹急了,直接打开山海关放建奴铁骑入关,整个北直隶将会彻底沦为人间炼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这座号称从未陷落的京师重地,恐怕也会在这种浮躁的人心之中被彻底攻陷。
这一套组合拳,可谓是拳拳到肉,完全凸显出了周延儒身为内阁首辅的强悍政治手腕。
眼见张国维被打得节节败退,额头上竟然还生出了不少豆大汗珠,原本心情郁闷的周延儒不由得更为得意。
不过就是一个喜欢哗众取宠的废物罢了,侥幸补缺了一个兵部尚书,还真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呀!
内阁首辅,这可是大明朝响当当的擎天柱国,又岂是一个小小的补缺兵部尚书能够比拟的?
“张大人,大家同为天子朝臣,为国家做事,自然是需要尽心尽力。
京营的事情,是不是真的糜烂不堪,这有待商榷。
不过,既然张大人言之凿凿的要重新整顿京营,那么一定是找到了一个比前任兵部尚书李邦华更为强悍的知兵之人。
张大人,大可以将这个人选给说出了,让我们大伙品评一番,看其是否真的比李邦华大人更为的有能力。
张大人,看您惶恐而不敢言,该不会是因为心中惭愧,不敢言明自己高于李邦华大人吧。”
政治攻讦向来如此咄咄逼人,眼见张国维落于下风,周延儒自然不会就此作罢,攻势如潮之间,甚至已经有了杀人诛心的意愿在里面。
这话,暗讽张国维与李邦华之间的能力对比,更是在挑唆张国维与李邦华之子李日宣的关系。
你张国维若是说自己比李邦华强,那么就是在与李日宣为敌。
你张国维若是说自己比李邦华弱,那么当场也就输了。
这番话,就是在将张国维往绝路上逼迫,不死不休的那种。
如此凌厉的政治攻击手段,瞬间逆转朝堂局势,可谓是威风八面。
眼见己方的政治魁首如此神勇,周延儒一系的利益集团,自然乐得是合不拢嘴。
不愧是阁老,一出手,便使得对手毫无反抗之力。
这样的政治强人,跟在他的后面,那还不得吃香的喝辣的呀!
因为周延儒在政治对决上的胜利,使得其利益集团显得更加的团结,各种附和叫嚣之声更为的猖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