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魄力,和勇气吗? 不一定。 沈清秋把洛冰河推下无尽深渊的时候, 洛冰河不恨吗? 因为魏无羡使得江澄家破人亡, 江澄不恨吗? 江厌离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丈夫, 阿姐不恨吗? 他们最后都怎么做了呢? 看原着的时候,其实就能感受到贺玄内心的纠结, 如果, 如果他真的恨青玄恨的彻底, 他就该把两兄弟一起送下地狱。 而不是放他一条生路,甚至不断试探着给他机会。 找上冤有头债有主的师无渡。 而对于师无渡呢? 他是一定要把人做掉报仇的, 可在师无渡故意激怒他杀了自己时,贺玄的第一反应不是暴起怒骂, 而是说了一句, 到现在你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然后,将他的头揪了下来。 细细品味他的各种细节, 我自认为,贺玄在那时候的恨意已经消减不少了。 若是在初出铜炉山的时候,我相信风水两兄弟十条命肯定都不够他撕的。 有人说,爱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 其实恨意也一样。 当他装作冒牌地师进入上天庭潜伏在青玄身边时, 我不相信那么长时间的相处,他没有展露过一丝真情, 在上天庭里那种虽然吵闹却也热烈的大家庭中, 相较于那孤独的幽冥水府, 没有一丝动容, 不可能的。 而和青玄不断的互动中,两人之间的感情总归不是假的。 那为什么还是非要报仇呢? 除了逐渐消退的恨意,还有什么让他如此执着的想要报仇? 我想是因为执念, 更准确来说, 是不甘。 凭什么就非要是他遭受这种不公, 师无渡又凭什么将他的命格拿走。 他想要的至始至终不过是一个解释, 或者是,一句道歉。 他看到了青玄真诚的悔过之心, 有的人说,贺玄一家五口人的命,两兄弟两条命加起来也赎不过来。 可贺玄本就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 也不是非要追求死几个人就要偿几条命。 在青玄看来, 他如果真的有五条命,那贺玄拿走又何妨? 贺玄就是因为看到了他如此,才会如此宽慰。 何况青玄也在尽力去补偿,他也在做着思想斗争。 最后师无渡也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为他赎罪和道歉, 他的心结才会开解,执念才会消散。 两个本就身处深渊的人,为了爱才会向往彼此,从而化解隔阂,冲破无间。 也正应了墨香大大的那句话, 爱要比恨更加强大。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反复推敲的人物, 搞怪的权一真,即便天天骂骂咧咧说这说那, 却是在师青玄身边最讲义气的一个。 一直对自己师弟抱有愧疚的引玉,即便对权一真颇有微词, 却是内心深处最了解师弟的人。 还有呆头呆脑的郎千秋,见面就掐架的风信慕情,花心将军裴茗,打工人灵文,如沐春风的雨师,饱经沧桑的雷师... 正是因为他们才让上天庭更具人性和色彩。 当然,青玄的师父辈们在青玄的改变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羿殊道长观命天象,舍身救徒, 造就了不一样的师青玄和师无渡。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羿殊死后, 师无渡和师青玄就变了, 青玄拿起了羿殊的拂尘,继承了他的意志坚守本心。
第114章 后记(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