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能看得清楚(2 / 3)

担忧。”

万盛兰摇头,他垂下视线,长叹了一口气,这一气,叹的是无奈,叹的又是失望遗憾。他活了这么大半辈子,将与人为善写进了脑袋心上,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万盛兰道:“年儿,爹知道,是爹没用。”说着他又笑了起来,带着欣慰,用手摸了摸万惊鸿的脑袋,又道:“倒是年儿,都长大了。”

他心中泛起了愧疚,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他是知之甚少,从未真正去了解,去理解过。他以为的自己的掌上明珠,其实早就是在荆棘中摸爬滚打,伤痕累累。

他们不问,她也不说。

万惊鸿觉得自己愧对女儿,万大人德高望重,朝中之人无不敬仰,人人称赞,百姓更是为之趋之若鹜。可这厉害的万大人,到最后还得靠着女儿,才保得一命。还是这个从来温温和和的小丫头,为他们披荆斩棘,砍出一条道来。

他望着万惊鸿,一时失神。

温温和和的小丫头?

不是了,早就不是了,至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们家的小丫头,已经长大成人;呃。

他看着万惊鸿,从方才他进来时,打现在,便不曾见过她的情绪有丝毫波动,稳重端庄地不像是一个这般年轻的养在家中深闺的小姑娘,反而更像是历经沧桑,看破俗世凡尘的世外高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前的女子,还是他们的女儿吗?

像又不像,是又不是。

万盛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失败极了。

万惊鸿道:“爹,可曾将我未死之事告知娘?”

“未曾。”万盛兰抬头:“如你心上所提示,只我一人知,并未告知你娘。你娘不过妇道人家,若叫她知道,怕她神情不对,叫人看出端倪,恐坏了你的计划。”

万惊鸿点头:“我却是如此想的,不过爹今日回去,便可告知娘。以后在大礼生活的身份,殿下应当派人告知了爹,我便不多加过问。”

万盛兰默然,而后心中有惑,眉头微皱起,又问:“年儿,你是如何与这安平王府的小王爷识的的?你们应当就在太后寿宴中见过,也未曾瞧你二人走过对话,为何会帮助我们?”

万惊鸿心中只提到了施丹虞的名,却未将这些因果缘由交代,只匆匆几笔带过,当时他便心感疑惑。

施家常年在这大礼驻扎,说来也怪,以往传闻中,他也听过一些,皆说这大礼地处荒芜贫瘠,方圆百里寸草不生,城池更是黄沙肆虐。当他得知自己将赶往大礼之时,心中其实沉了下去,告诉自己,活着已是馈赠,不求更多。

可真到了,从马车饺帘子掀开的一角看去,才知自己多么目光短浅。这大礼城地大物博,热情好客,百姓安居乐业,津津乐道。哪有半些京城中传闻那般不堪糟粕,反而比京城的繁荣,更要胜上几许。

果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知前方一定是泥泞坎坷,何曾不是世外桃源?

这安平王,可见一斑。

万盛兰自我琢磨:“没有无缘无故便出手相助之人,施小王爷会帮,定是有条件,莫不是……”他沉思片刻,猛得抬头,神色略微紧张:“莫不是他对你……”

“并非如爹所想。”万惊鸿打断他的猜想,道:“殿下确实不会白白助我,我与殿下之间,说条件,不全是,说交易,也不尽然。”万惊鸿喝了一口茶水,一脸平静地抬头瞧他,道:“若真要给一个说法,那我与殿下,应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万盛兰微愣:“什么意思?”

万惊鸿:“这京城之中,皇位之上,坐着的那人,爹想必比我清楚。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爹也应当深刻体会过了。”她望着万盛兰,目光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