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百无聊赖地站在屋檐下,看着那个男人一点点将枯黄秋叶扫成几堆。
她心想果然是个粗鄙不堪的江湖中人,饱读诗书的世族士子哪里会这般熟稔劳作,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就算负笈游学千百里,也有伴读仆人跟随伺候,总之比女子还要十指不沾阳春水。
既无佩剑也无腰玉,只是斜挎着长条粗布囊。
她又心想着跟这么一个人游历江湖,挺掉价跌份的。
不过看在那几颗柿子和那串糖葫芦的份上,她就不跟他计较了。
徐凤年让她等着,说是片刻即回。
在徐宝藻就快忍不住走出院门去找人的时候,徐凤年用袍子兜着一大兜山楂返身,徐宝藻有些懊恼,所以他问她要不要尝尝的时候就撇过头,然后他独坐在井口上,时不时丢几颗山楂进水井。
她蹑手蹑脚来到他身边,蹲在井口旁,小心翼翼探出脑袋往下边望去,黑黑幽幽,只感到泛起凉气。
徐凤年拿了一捧山楂放在她身边的井口上。
徐宝藻好奇问道:“有多深?”
徐凤年答道:“水面到井口,大概有十个你那么深,你要是掉下去,得爬很久。”
徐宝藻白了他一眼,然后弯曲手指,轻弹山楂,一粒粒坠入井口,只可惜听不到叮咚声。
沉默许久,徐宝藻受不了那份寂静,开口道:“你为何要来这里,都没有人。”
徐凤年环顾四周,轻声道:“以前有个邋遢道士去我家,说我弟弟根骨清奇,想要带他去山上修行。”
徐宝藻蹲得两腿发麻,不得已只好壮着胆子坐到井口上,“那你可得小心些,我爹娘说不是所有道士都是善愿善心,多有道貌岸然之辈。”
徐凤年笑道:“所以我当年领着老道士进家门后,就关门放狗了。”
徐宝藻抬起头,看着这个脸庞刻板的男人,很难想象他也会做这种事情。
徐宝藻后知后觉道:“就是这儿?”
徐凤年点了点头。
徐宝藻讥讽道:“那你的家世可真不咋的,给你弟弟找了个这么个寒酸师父。不说山顶那座天师府,龙虎山大小道观八十余座,哪一座不比这小破观更强?”
徐凤年不置可否。
徐宝藻问道:“你到底打算怎么安置我?”
徐凤年缓缓道:“我先带你去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首的地肺山,距离龙虎山并不远,在那里地利人和兼备,能够帮你遮蔽气运,省得像一盏漆黑夜幕里的大红灯笼,时时刻刻都被傅家练气士盯梢。”
徐宝藻又问道:“然后?”
徐凤年淡然道:“然后我就走了啊,难不成一直带着你这个拖油瓶?”
徐宝藻挑了挑眉头,没有说话。
徐凤年起身道:“走吧。”
徐宝藻抓起一把山楂,跟着起身,“都到龙虎山山脚了,不去天师府看看?”
徐凤年想了想,“倒也是,三次路过,都没有登山。不过事先说好,为了不泄露踪迹,你如果想要去天师府,就得自己一步步走上去。”
跃跃欲试的徐宝藻一挥手,豪气干云道:“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