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站在台阶下的驿丞说道:“可以发了。”
随后,他将包好的平安疏交给身边的亲信:“快,回京交给定王殿下!”
……
夜。
定王朱慈炯坐在灯下,一字一句的看完了太子的平安疏。
每个字,都像是挥在他身上的棍棒,令他痛苦、愤怒、从而更加倔强。
依稀的,他仿佛看见朱慈烺就站在他的桌前,面色冷冷地望着他……。
朱慈炯霍然站起,用一种带着颤抖的冷酷声音说道:“何成!立刻去布置,明早执行计划!”
……
乾清宫。
晨。
卯时,天色还漆黑,红色的宫灯还泛着温暖的红光,今日轮值的青衣小监谢立功候在乾清宫的红色宫灯之下,脸色发白,额头有一层细密的汗珠。
此时正是一日之中最冷的的时候,却不知道他为什么出这么多的汗?
“谢立功,你怎么了?怎么一身汗?”
同伴问。
“没,没什么。”谢立功惊慌:“可能是太热了。”
同伴疑。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换班?”当值太监喊。
谢立功和同伴不敢再多说,急忙低头进入了殿中。
……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
“定王和周阁老他们快到了,准备迎接~~”
当值太监喊。
廊檐下的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在两边列队,准备迎接定王和诸位大臣的到来。
……
殿后。
药锅咕噜咕噜,谢立功正蹲在地上,在为崇祯帝熬药。
和往日不同,今日他脸上一层又一层的汗,他擦了又擦,但却怎么也擦不干净。
……
殿前。
“殿下和大臣们快来了,都给咱家精神起来!”
当值太监轻声喝。
很快,定王领着内阁五辅连同六部重臣加上三四个辅政勋贵,队列有序,脚步匆匆的沿着白玉石道走来了。
年轻的朱慈炯头戴翼善冠,着红色五爪龙纹服,玉带黑靴,面色阴沉,眼睛红红,但并不是因为忧心崇祯帝的病情都哭红,而是谋划大计、夙夜不眠的结果。
跟在他身后的周延儒、蒋德璟、张世泽、李守錡、陈演、蒋秉忠等人都是面色凝重。
昨日的两件大事,震惊了众臣,一个是太子遇害的消息,得到了确定,第二便是太子府传出消息,太子竟然留有遗腹子,一悲一喜,令群臣悲喜交加,但个中滋味,却并不相同。
今日到乾清宫,是例行的觐见。
虽然崇祯帝病危急,但臣子们的礼节不能少,每日议事之前,都要进殿朝见。
在定王和众臣抵达乾清殿之前,司礼监大掌印王之心,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就已经在殿门前等待了,晨光中,两人蟒袍黑冠,脸色都是凝重,待定王和众臣到达之后,两人一前一后的向定王和众臣见礼,然后众人就一起望向殿门,静静等待。
……
殿中。
药香袅袅。
谢立功熬的药,已经送到了崇祯帝的病榻前。
葛布紧袍、鬓角已经染霜的王承恩,正在尝药。自从崇祯帝病倒,他就一直服侍在崇祯帝榻前,三十天里,衣带不解,日夜不离,原本微胖的脸型,不知不觉已经是消瘦了许多,眼神更是透出疲惫,如果不是在这皇宫内院、在这乾清宫的龙榻边,乍一眼相见,绝不会有人以为王承恩会是当今大明朝,赫赫有名的内廷三公之一,只会将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商号老板或者是教书先生,为了生计,每日奔波,以至于疲惫不堪。
虽然疲惫,但该做的事情,王承恩一件也没有放松,尤其是对崇祯帝的饮食和用药,他分外注意,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