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红山镇(2 / 2)

卖往了其他州县,还在糖和包装上面印上了“徐记”二字。初卖之时,各县都哄抢,到后来老百姓虽然研究出来了,能够自制。也有仿做来卖的,可稍微有钱的,中户以上却只认“徐记”二字。故而这么久来,一直订单不断,听说最近还卖到了洛阳。”

“杨文脑子灵活,又推出几款糖食,也都是徐记出产,饱受欢迎。”说到这里,刘三眼里冒出一阵光芒来,他忽然眼前一亮,从旁边柜子里掏出一些盒子来。

打开盒子,就是炒米糖,徐清尝了一块,果然不错,炒米的芳香,麦芽糖的甜蜜恰好糅杂在了一起,而且还不粘牙,无焦味。

刘三乐呵呵道:“就为这个糖,红山镇多了三座厂子,单这做木盒子的,就有百十个木匠!”

徐清哑然道:“这么多,木匠哪里来的?”

刘三哎了一声道:“最初啊,没多少木匠,可杨文出的工钱多啊,于是就有后生挤破脑袋钻进来学了。到如今,百十个木匠每天在那里几几呀呀。”

徐清恍然道:“原来如此,那其他的呢,刘龙刘虎说,红山镇是比县衙还要热闹了,就凭这糖?”

刘三一脸不快,轻骂一声,两个臭小子,学话都学不像。刘三解释道:“少爷,哪里是那样,红山镇明明就此县城里热闹十倍不止!”

徐清再一次震惊了,忙问:“杨文那什么来吸引那么多人,莫不是你们加了税,去做生意?”

“哪里,少爷误会了,”刘三缓缓道:“杨文说,咱们洛南地盘小,人不多,就算做第一赚钱生意,也没什么钱,于是啊,他就联系到了长安里的人,也就是仙人酿……”

“仙人酿?”徐清问道:“难道洛南也办了仙人酿的厂子?”

“不是,长安那边的人死活不告诉秘方和机器做法,此事没办成。”刘三道:“最后,杨文看到了仙人酿在洛阳十分受欢迎,可路途太远,商人不愿进货。杨文就让长安的,每个月送百坛过来,作为代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