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是没见当时的那个场景,你那位徒弟可是给你长了脸了。”
“呵,那叫一个神气。丘山弟子们全都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大师兄。”
“哎,当年在颍川书院里,就算是元直也未曾受过这等待遇啊。”
“不过话又回来,这位师弟做事虽然果敢,但终究少了些容人之量。再者来以武服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就该像是戏文上所,像我那样,舌战群儒,以理服人,方才能够让那些腐儒心服口服”
驿馆之中,不知什么时候从镇南公府回来的诸葛亮坐在夫子面前。
端着茶碗一边喝茶一边和夫子着梁俊刚刚在庭院里的行为。
夫子拿着一本鲤组织刚送来的《金瓶梅》,看的津津有味。
一边看,一边道“舌战群儒,虽然是诸葛亮做的,但你又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的。”
翻了一页,又道“不让他以理服人乃是我的意思,怎么,你若是有他的武器,到了江东,你还会和他们打嘴炮?”
诸葛亮讪讪一笑,道“老师,你这怎么越活越没有斯文,竟出如此粗鄙之语来。”
夫子抬起头,白了他一眼,道“老子这叫活的通透,斯文也是要分饶。你就,如果你的诸葛连弩有他的枪械那般威力,让你去江东,你会怎么做?”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茶碗,想了想道“若是我的诸葛连弩有那些威力,我还去什么江东,直接就在荆州把曹操给弄死了。”
“所以,我这位大徒弟的那句话的一点也没有错。”
诸葛亮疑惑问道“哪句话?”
“时代变了,提高生产力方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夫子白了他一眼,见诸葛亮皱眉沉思,放下了手中的书。
“孔明啊,你去了一趟武侯祠,有什么感触么?”
自从师徒俩见面以后,一直没有好好的聊一聊。
诸葛亮听到老师提到武侯祠,原本脸上的嬉笑消失了。
他看了看夫子,缓声道“我只是觉得,那不是我。”
这一趟武侯祠之行,让诸葛亮想了很多。
他站在大殿之中,看着端坐在自己面前的武侯雕像,想了很多。
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想了些什么。
即便是夫子,对自己这位最满意的弟子,有时候也是看不透。
“是啊,那确实不是你。”
夫子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看着挂在中堂之上的孔圣像,长叹一声。
“你不是史书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也不是戏文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诸葛孔明。”
夫子的话的很稳,没有一点着急。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