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于万军之中斩杀敌将(为新盟主‘如假包换的包包东’贺,加更)(2 / 3)

敌军中间绞杀,四周的敌军只顾着溃逃,看到他更是如避蛇蝎,赶紧绕道。  “军侯威武!”  麾下在欢呼,折克行呼喊道“紧跟着……”  敌胆已丧,只管斩杀就是了。  不断有敌军被斩落马下,战马嘶鸣着跑开,后面的步卒追上来,兴奋的去牵马,有人被一马蹄崩飞,躺地上起不来了,引发一阵大笑。  这时右边来了一队骑兵,曹佾看了不禁骂道“特么的!这是来抢功劳的吗?”  有人眼尖,喊道“国舅,不,军主,是种谔来了。”  曹佾骂道“卧槽特么的种谔,老子都击败了西夏人,他却恰到好处的来抢功,真不要脸!”  折克行已经追上来了,他冷冷的道“种谔定然是先到了,他一直在等候时机,就在敌军彻底溃逃时,他正好来拦截……”  “真不要脸!”  曹佾忍不住又开始了大骂。  “不,他能恰好出现在这里,这便是本事,这就是兵法。”  右边的骑兵轻松的冲了过去,恰好拦在了敌军溃逃的路线上。  箭矢飞舞中,种谔淡淡的道“是万胜军吗?”  身边用望远镜在观察战况的手下将领说道“是万胜军。”  “曹佾领军,折克行这是来压阵的……某今日截了他们的功劳,少说有三成吧,折家子会如何?暴跳如雷吗?那某倒是要拭目以待。”  折家和种家都是将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种家觉得折家是外来人,自家是大儒之后,自然看不起折家。  可折家也觉得种家是占了先祖的便宜,否则哪里比得过折家。  而且折家一直戍守西北,世代厮杀,相比之下,种家就差点意思。  这便是将门之争。  种谔微微低头,“这便是将门……不争不好,争了大家都有好处。”  “知城,折家子斩杀敌将了!”  折克行的马脖颈下面挂着一颗人头,这便是军功。  种谔看了一眼,“统领一军,首在指挥,为将者武勇可,但更重要的却是临阵指挥和谋划。”  这话听着很是有道理,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道理比杀敌的本事,某比不过折克行。  两边一个围杀,只有不到五百的敌军逃走,其余的尽皆覆灭。  “走,去见见国舅。”  种谔策马出去。  曹佾和折克行也迎了过来。  双方见礼,曹佾皱眉道“折克行侧面突击时,你就可以顺势掩杀!”  那个时候顺势掩杀,敌军会陷入慌乱之中。  “但那样不能围住敌军。”  种谔的回答很冷静,也很冷酷。  沙场征战,要战果最大化,至于由此带来的牺牲,那算是什么?  曹佾知道这个道理,但却做不到。  折克行看了种谔一眼,说道“若是某,会晚些再出来……”  好吧,这个更狠。  曹佾看了种谔一眼,心想你怎么看。  种谔看着折克行,淡淡的道“教训某吗?你还没这个资格!”  他是青涧城知城,独领一方,而折克行只是万胜军的都虞侯,自然没资格教训他。  “沈安呢?”  曹佾恶意的问道。  沈安有没有资格指教你?  瞬间种谔的面色就变了。他冷冷的道“若是要去青涧城就赶紧,否则就野外宿营。”  哈哈哈哈!  曹佾想笑。  原来也有你种谔不敢哔哔的人啊!  “这一路累的不行,去青涧城!”  种谔的手下过来,看了折克行一眼,说道“知城,那些缴获怎么分?他们的人在闹。”  敌军溃败后,遗留下了许多尸骸,宋军缴获不少,但他们最看重的还是战马。  两边的人马在对峙,剑拔弩张,前方的甚至在相互推攘,叫骂声不绝于耳。  军中的叫骂最是简单粗俗,什么草泥马之类的最多。  耳边充斥着叫骂声,种谔看向折克行,冷冷的道“万胜军击败敌军,这是首功,某不会去争这个,可没有我军截杀敌军,哪能有这些缴获……你,怎么说?”  曹佾眯眼道“看本事吧。”  他觉得折克行面对种谔吃亏,就摆出了国舅的遮奢模样,“比试一番如何?输赢不伤和气。”  马丹!  看到种谔那不可一世的模样,他真想揍一拳啊!  可他们从汴梁远来,人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