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泪水,说:“不会的,你阿爸会照顾好自己。”
王怀平说:“阿妈,我们把阿爸接回来,好不好?”
康延欣再也忍不住了,抱着王怀平,哭起来,说:“我也想把他接回来呀。”
王怀平惊讶地看着康延欣,说:“阿妈,你怎么了?”
康延欣揩干眼泪,说:“阿妈是高兴,我们的平儿长大了,晓得心疼阿爸了。”
王怀平依偎在康延欣怀里,说:“我想阿爸。”
康延欣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秋闱结束,康延欣很快忘记了这事,她的心被王继忠占据了。
秋风萧瑟,天气日渐变冷了,很快有人穿上了秋装,甚至冬装。寒意似乎对康延欣更甚,她只觉得一阵阵寒气向她逼来。她把冬天的皮衣都拿出来了。
奴婢们见了,大吃一惊,说:“王妃,现在还早着呢,为什么这么早就拿出皮衣了?”
康延欣醒悟过来,说:“哦,我不是现在就穿,拿出来晒晒。”
于是,满院子了晒满冬天的衣服。康延欣把王继忠的冬衣装了一箱子,托张俭带给王继忠。
张俭笑道:“还早呢?王妃太操心了?”
康延欣说:“老王还好吗?”
张俭说:“好着呢,别担心。”
康延欣说:“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张俭说:“我知道王妃这么久没见到楚王,一定很挂念他,不过,仗很快就要结束了。”
康延欣说:“哦,那就好。”
临走之际,康延欣忽然问:“大丞相什么时候出殡?”
张俭说:“可能要到年底。”
康延欣什么也没说,走了,还没有回到家,就看见奴婢在巷子中间张望,看见康延欣回来,连忙跑上来,喜道:“王妃,公子高中了。”
康延欣已经忘了这事,愣愣地看着奴婢。
“公子高中了。”见康延欣没听明白,奴婢又说了一遍。
康延欣这才明白,睁大眼睛说:“真的?”
“真的,今天一大早就出榜了,公子榜上有名,这会儿送喜帖的人也来了,正闹着要喜钱呢。”奴婢笑着说。
康延欣听了大喜,连忙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说:“赏,都有赏。”
进了家门,果然见一群人围在屋里讨喜钱,见康延欣回来,连忙过来道喜,讨要喜钱。
康延欣很高兴,吩咐账房拿出银子,散发给送喜帖的人,送喜帖的人得了银子,喜滋滋地走了。接着奴婢们也讨要喜钱来,康延欣高兴,也大大地赏了。
王家中了进士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街坊都来贺喜,楚王府顿时热闹非凡,阖府上下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
康延欣最高兴,也最忙碌,每天接待很多前来道喜的人。她打算选一个日子摆下酒席招待前来道贺的人。但是,人手不够,便请王怀玉的干爸邢祥前来主事,又请耶律狗儿前来帮忙接待客人,请丁振来当知客。请贾曼筠帮她处理内务。
宾客真是太多了,街坊邻居都来贺喜,王继忠的同僚们也都来了,院子里摆满了餐桌,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康延欣接待客人都忙昏了,王怀玉的干娘也赶来帮忙,张俭夫妇一大早就来了,帮忙招待客人,耶律狗儿丢下手里的庄稼活,带着奴隶头一天就来收拾院子,搭建帐篷,运来桌椅板凳,挂起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和大红门楣。
客人们一早就到了,王家下了流水席,一拨接一拨的人来了,走了,又来了,川流不息。
人们都说:“这都是王家的福报,积善成德,神明自佑。”
各种好话叫人听了非常顺耳,康延欣自然十分欢喜,也十分精神,忙里忙外,几乎一个人把酒席办得很圆满。
酒席将半,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