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有希望(2 / 3)

解自己的意思,然后尬笑几声继续问道。

“大人,只是不知这将来税额需要缴纳多少啊,不会这么大产出量还是按照之前的额度缴纳吧?”

转运使终于回过神来看向了刘二,只见刘二一副紧张的样子,嘴唇有些哆嗦地又补充道。

“小的是说,咱们灶户苦啊,如果缴太多的话,恐怕恐怕”

直到此时转运使才明白刘二此次前来的目的。

眼睛一立,斥责道。

“刘二啊刘二,枉顾老夫来此就任后将你第一个收为心腹。原来你只知为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算计着。说什么为了灶户们的生计问题,还不是为了你自己?哼!”

想不到转运使反应这么大,刘二一惊张嘴就像解释。

可是还没等他说出话,转运使继续训斥道。

“咱们长芦盐场是北直隶最大的盐场,你刘二可以捞银子,可是其他盐场呢?灶户们跑的跑逃得逃,十不存一,可是盐税每年还得交,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这个转运使不愧是王在晋亲自点名来此就任,倚为心腹之人,整体大局观还是有的,只见他语气恢复平静,说道。

“嘿,老夫和你说这些干什么,你懂什么。”

“放心吧,陛下今日亲自提点于老夫,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这些灶户的。”

说着只见转运使压低声音说道。

“明天各处就会贴出告示,现在不妨提前告示你。按照陛下和王局长制定的制度,今后你们灶户的银米收入将和产出量有关。”

“哦”刘二挠挠头,又摇摇头,说道,“小的还是不太懂。”

转运使思考了片刻,耐心的继续讲解道。

“比如规定你们村每月产出需要一百石,只要相差不是太多,则给尔等每人一定数量的米和银,如若超出的话,多产出十石则多加一些米银,再多产出十石则再加,每月能够赚取多少米银,则完全看尔等勤劳与否。现在懂了吗?”

听到这里,刘二嘴角已经开始抑制不住地咧了起来,点头如捣蒜,说道。

“嘿嘿,懂了,懂了,小的懂了。”

说着,刘二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于是问道。

“难道从今往后,朝廷会”

不等刘二说完,转运使便给了他答案。

“没错,尔等今后生活所需皆由朝廷负责,尔等只需用心做事,大量产盐即可。”

“那岂不是今后我们这些穷苦出身也和大人您一样,拿着朝廷的俸禄?”刘二眼睛放光问出了这句话。

却看到转运使的脸色立马阴沉了下去。

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却和这些泥腿子们一样都是拿着朝廷俸禄过活,晦气!

控制住情绪,转运使面无表情的干笑了两声,却不再作答。

“那个恕小的多嘴哈,朝廷有那么多银子吗?”刘二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刚才自己说错话了,继续问道。

“哼!此次盐场租聘,朝廷得到的银子多到你不敢想。”冷哼一声后,转运使早已没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趣,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行了,明日告示就出来了。快滚吧!”

告别了转运使,刘二一路哼着小曲回了家。

第二日。

关于盐业新政的告示果然贴了出来,告示前面聚集了一大堆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争相看着什么,虽然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却并不妨碍他们眼睛里求知的欲望。

很快,有认识字的灶户们,或者是朝廷官府里专门派人去解释给他们听。

大体意思和转运使昨日和刘二所说相差无几。随着告示里的内容被渐渐解释出来,在场的盐丁们之前麻木的神情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神采。

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就去生产出十石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