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徐光启来了(2 / 3)

意思虽然谦卑,声音却忍不住有些颤抖。

没办法,在明朝的读书人眼里,能著一本流传于后世的书,是莫大的荣耀,如果能让更多人拜读到这本书,更是许多文人更大的期望。

何况像徐光启这样,有心报国,愿意做事的人呢。现在听到了朱由校的话,怎么可能不激动。

朱由校没有管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继续说道。

“就这么定了,现今许多科举士子任一方父母官,整天却只知吟诗作赋,不知五谷杂粮。就让这本书给他们好好上一课吧。”

徐光启没想到朱由校想要把自己的书推广到如此程度,让大明每个官员上任前都拜读一遍。

想象那个场景,自己的每个同僚都以是否熟读并应用自己的书,作为一项为官是否合格的标准。

徐光启心里更加激动了。

朱由校看了看徐光启激动到微微颤抖的身子,嘴角露出一丝老狐狸得逞的浅笑。

小样,还治不了你?还敢隐退不干了?这么大才华能让你回家养老浪费了?

熟悉徐光启的朱由校知道,徐光启在通州练兵不顺利,又受到阉党的攻歼,最后愤然隐退回家,直到崇祯年间才再次出仕。

现在的问题是,魏忠贤的阉党要搞,徐光启也不能让他退隐归家。所以,朱由校不得不表演这一段。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朱由校问道。

“徐爱卿大才,如今国事蜩螗,可有良策?”

徐光启回过神来,答道。

“清吏治,练新军,开源节流,大明则可大盛。”

听到徐光启的答案,朱由校有些失望。想不到也拿这种空话套话来骗自己,真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懂?

“如何清吏治?如何强军?如何开源节流?”

朱由校不打算放过他,继续追问道。

经过刚才的接触,徐光启知道朱由校不是外边流传的那样昏庸简单。自己刚才的回答显然没有令对方满意,斟酌片刻,欲言又止的打量了一眼周围。

朱由校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接下来所要说的内容可能石破天惊,于是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不得靠近朕二十步以内,否则立斩!”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从来没有见过朱由校这样的时候,吓得赶忙远离。

看到毕懋康也要离开,朱由校说道。

“毕爱卿在这听听吧。”

毕懋康看了看走远的众人,答应了一声。

“臣遵旨。”

不一会,周围只剩下了朱由校,徐光启,毕懋康三人,在无其他人在周围出现。

“现在徐爱卿可以说了吧?”

徐光启斟酌了片刻,把心一横,说道。

“陛下,现今朝堂党争愈演愈烈,真正有心报国之士,无不陷入这无谓的漩涡当中而无法自拔。陛下登基以来虽暂时稳住了各方势力,但却只疏于表面。”

朱由校叹了口气。

“所以朕才实行吏员转官之策啊。”

反正已经把话说到这了,徐光启不吐不快了。

“此策若想有见效,耗时悠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在臣看来,当此时,非陛下用雷霆手段不可平息。”

朱由校一震,想不到徐光启做为文臣当中的一份子,竟然会觉得自己该这么干,看来真正有识之士这么想的还不少吧。

长久的争斗,其实官员们也已经累了,只是已经陷入了这个漩涡无法自拔而已,渴望着做皇帝的能够当个调停员,结束这一切纷争。

“继续说。”

“现今当兵吃空饷已经司空见惯,在册十万兵员,实际能有五万都已经是既得利益者发了善心。朝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