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我琏二是也!(3 / 6)

城,总兵马应宣忙的热火朝天,安排迎接太子的仪仗。

十月初三,贾琏护送朱慈娘抵达扬州城。

“末将扬州总兵马应宣,恭迎太子殿下恭迎贾元帅!”

“末将庐州总兵黄得功,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末将徐州总兵李化熙,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末将镇江总兵胡恩,拜见太子殿下,贾元帅!”

扬州城外,四镇总兵,毕恭毕敬的向朱慈娘和贾琏跪地行礼。

除了四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将领,也都前来拜见。

望着跪了一地的将领,各方都臣服了贾琏很是满意,这次杀鸡儆猴,做的很完美。

可以说,攻打淮安这一战下来,让江南的这些军头们,清晰的认识到了晋西镇的强悍实力。

贾琏不但达到了立威的效果,让一众军头不敢有二心,而且还增强了江南百姓们的信心,不再担心鞑子长驱直入江南了。

金陵礼部尚书钱谦益行礼道:“太子殿下,登基大殿的筹备事宜已全部完毕,还请尽快前往金陵,举行登基大典!”

贾琏有些意外,登基大典这种大事,居然这么快就搞定了。

不过对于这个速度,贾琏一点都不不奇怪。

因为金陵城,那也是京城啊。

自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京城之后,金陵的一套行政机构都保留了下来。

六部,五寺,督察院,通政司,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等机构,甚至连皇宫都一应俱全。

可以说,除了少一个皇帝之外,金陵城的行政机构和京城没什么两样,大明一直都保持着两京的配置。

而金陵的官员,实际权力比京城的要小很多,在职位前面要加上金陵二字,比如钱谦益这个礼部尚书,全称是金陵礼部尚书,与京城的礼部尚书区分开。

一般都是快到退休的官员,或者触怒皇帝被贬斥的官员在金陵认知,金陵可以说是大明官员们的养老院,也可以说是大明帝国的系统备份。

但这次鞑子攻入京城,把京城的一票行政机构一锅端了,失去了行政能力后金陵立马运转起来,接替京城成为了新的行政机构。

唯一欠缺的,就是金陵皇宫的龙椅上还没人,崇祯的皇子们又一时联系不到,他们才会想到崇祯的堂弟,福王朱由崧。

即使得知太子还活着,金陵的官员们想要迎立太子登基,但福王有五镇的军事支持,他们也不能强行把福王赶走。

他们只能继续观望,斡旋,等待着看哪一方实力更强。

这次贾琏只用了半天干翻刘良佐,展示了强大的武力。

同时也代表着太子集团的军事力量,完全碾压了支持福王的那一票,他们也就顺水推舟,来到扬州迎接太子登基。

安顿好了朱慈娘这个台子之后,贾琏入驻马应宣的总兵府,一众将领也都在此。

望着眼前的四镇总兵,贾琏朗声道:“黄得功,胡恩,马应宣,李化熙听令!”

谷覧

“末将在!”四人齐声答道。

“命你四人,除留守防区之必要兵马外全部率军开往鲁东及北直隶南部,扎在东昌府,广平府一线,为收复京师做准备!”

“末将遵命!”

虽然他们都不大乐意率军北上,但贾琏实力摆在这,只要他们敢说一个不字,顷刻间便会被以抗命为由拿下。

而且他们此前支持福王称帝,还没跟他们算账,他们自己也知道该怎么做。

随后两天,黄得功,胡恩,李化熙回到驻地,开始调遣兵马,北上鲁东,而马应宣则就地整顿兵马。

黄得功实力最强,麾下兵马近七万,比刘良佐还要多一些,而其余三人,都只有两万出头。

他们四镇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