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刘姥姥(3 / 4)

了刘姥姥这个年纪,本该是像贾母一样,可以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了,但对于村妇刘姥姥来说,填饱肚子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了活着,她可以暂时放下人的尊严,去豪门忍受屈辱。

在女儿女婿面前,刘姥姥是长辈,她可以拿话来训女婿的无用,说他“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说各种经过世面的的话,读到这一回时,让你感觉,这个村老妪不简单,骨头缝里都流淌着智慧。

但当为了一家人能够不忍饥挨饿地度过寒冬时,刘姥姥收起了她作为年老妇人仅有的一点尊严和体面,愿意舍着自己的老脸去碰一碰,于是她带着外孙板儿进城了。

什么是舍着老脸?就是咱们不要这副面孔,而是换成另一副卑躬屈膝,见人就跪,逢人就夸,开口就笑,像个小猫小狗一样,去豪门贵族乞食。也只有刘姥姥忍得了这样的耻辱吧?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是作为“秋风客”去打秋风的,是被生活逼到了那个份上,她从和女儿女婿的商量,到精心策划找周瑞家的进贾府。

意思确实很明显,就是巴望着从那里得到点什么,而确实也得到了,王熙凤甩手就给了二十两纹银。

当然了,王熙凤也没有对刘姥姥多么的看不起,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在看到穷亲戚之后,没有任何的嫌弃,甚至还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个小名,说起来,凤辣子的心地还是有些善良的。

而此时,就是刘姥姥带着板儿随着林之孝家的来到王熙凤屋里,就要给王熙凤磕头,却被王熙凤拦住,笑道“姥姥快打住吧,我年轻又是小辈,可受不起,让人知晓还不被人说我轻狂了去。”说了一会子话,便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刘姥姥说了会话,便打发刘姥姥出了府。

当然了,这一次王熙凤没有让刘姥姥给贾琏的宝贝女儿起小名。

所以,那巧姐这个名字也就和荣国府无缘了、

刘姥姥谢过平儿,拉着板儿出了荣国府大门正准备家去,不曾想一个娇俏明艳的少女拦住自己去路,连忙问道“姑娘这是何意?”

来人正是香菱,歪头打量了一眼刘姥姥,也不知二爷为何对这素未蒙面的刘姥姥这般好,笑道“你便是刘姥姥?”

刘姥姥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赔笑道“正是老妇,不知姑娘找老妇何事?”

香菱确认了身份,从荷包里拿出一张银票递与刘姥姥道“我们二爷怜老惜贫,听说姥姥家里艰难,让我给姥姥送来二百两银子,让姥姥回去置几亩地过个好年。”

刘姥姥闻言大惊,二百两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她一家安稳的过上几年好日子,疑惑道“不知二爷是府上那位爷?”

香菱挺了挺小胸脯,傲娇的说道“姥姥,我们二爷是冠军侯贾琏琏二爷!”

刘姥姥忙向着冠军侯府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起来道“这可使不得,也太多了,在说荣国府二奶奶已经给了二十两,足够嚼用的。姑娘待老妇谢过二爷,就说我们庄稼人虽贫苦,可也不能贪得无厌。”

见香菱久久不归,晴雯便出来迎她,正好听到刘姥姥的话,对这老人家感官不错,便笑道“姥姥不必客气,二爷送出去的东西没有在收回来的道理,姥姥要是想谢二爷,那就等日子好了,在带点地里的新鲜东西,来看我们二爷便是。”

刘姥姥见又来一仙女似的姑娘,将话说的这么明白,也只能笑着收下,“不知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晴雯笑道“我算甚姑娘,姥姥唤我一声晴雯便可。”

送走刘姥姥,晴雯与香菱回到后堂,香菱问道“晴雯姐姐,你说二爷为何对这刘姥姥另眼相待?”

晴雯敲了香菱一下,“你啊,关心这么多做什么,二爷让咱们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便是了。况且二爷以前就经常接济穷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