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就曾向孙皓禀报,手弩的弩箭消耗极大,就接近消耗殆尽了。之后,孙皓不得不令神机营众将士改用手铳。
五官中郎将丁忠如此敏锐的直觉,堪称神异。
吴国皇帝孙休思索数息之后,平静地说道“看来,是朕急于求成了。无论如何,近日来,我大吴军队取得如此辉煌战果,已然足够!”
众大臣一齐说道“陛下英明神武,千秋无期!”
“陛下英明神武,千秋无期!”
孙休摆了摆手,示意众大臣不要再说了。于是,众多大臣立即闭口不言,等待皇帝发话。
孙休神情兴奋地说道“此战,镇军将军、乌程侯、云阳侯都有大功,理应封赏!”
“诸位认为,应当如何封赏?”
众大臣齐声说道“一切由陛下作主。”
孙休满意地点了点头,迅速地高声说道“此战中,镇军将军带领数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战功最大。”
“再加上,我大吴正是因镇军将军与蜀国签订盟约,才正式占领了白帝城以西五百里区域。此事,镇军将军功不可没。”
“正因为我大吴,占领了白帝城以西五百里区域,也就是益州东部,朕决定,封镇军将军,为益州牧,假节,令其持节行事。”
此话一出,众大臣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陆凯与陆抗同属陆家,此刻神情淡然,似乎置身事外。
而中书丞华覈,听到吴国皇帝孙休如此话语,神情极为激动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陛下封镇军将军为益州牧,封赏大于镇军将军实际功勋。”
“我大吴本就不应派遣大军,去益州作战。”
“臣曾说过,蜀地距离大吴路途遥远,根本不可能挽救光复!何必劳师动众,远征蜀地,到时候若遭遇失败,定会得不偿失!”
“如今看来,臣如此说法有些不妥。我大吴军队在镇军将军的带领下,攻占了不少益州境内城池。这确实是很辉煌的战果。”
“但是,臣认为,镇军将军只是趁魏蜀交战,无暇顾及益州境内某些城池之时,趁机攻占了那些城池。”
“如此行为,乃是险中又险,侥幸取胜而已。”
“而且,就算现在攻占了那些益州境内城池,我大吴军队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又能占领几时?恐怕不需多久,这些城池就会被蜀军或魏军夺走。”
“因此,臣以为,陛下封镇军将军为益州牧,封赏大于他的实际功勋。”
孙休听到如此话语之后,顿时很是恼怒,但又不好发作。他不得不承认的是,中书丞华覈的话语,虽然并不是每一句都正确,但有些话语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散骑中常侍贺邵开口说话了。
散骑中常侍贺邵高声反驳道“此言谬矣!若等到魏国将益州完全吞并,大吴将再也无法与魏国抗衡!待到那时,魏国灭我大吴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现在是我大吴吞并了益州东部,白帝城以西五百里区域。所以,镇军将军确实立下大功,怎能如此?!”
孙休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此话在理。”
虞汜见此,平静地分析道“之前蜀国弱小,魏国强大,大吴去帮助蜀国,就是与魏国交恶。但后来,蜀国已被魏国灭,不复存在。那么大吴出兵,即是为本国谋取利益。”
“现在,我大吴已吞并益州东部,白帝城以西五百里区域。此为开疆拓土之大事,而与蜀国签订盟约、立下此大功之人,正是镇军将军!”
“因此,陛下封镇军将军为益州牧,并无不妥。”
孙休点了点头,以威严的声音缓缓说道“封镇军将军为益州牧,朕意已决,不得多言。”
众大臣见此,立即不再提及封陆抗为益州牧之事。
孙休沉默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