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添一路大军(2 / 4)

可是自从匈奴霸了吐蕃之后,这个言论就遭到了质疑,曾经的真理很快被无数摩拳擦掌多年的学派推翻,至于到底哪个对,其实无所谓。

正如杨孝严跟李小凤所说,这世上的事儿哪有对错,只要把原有的推翻,那后来的就是真理,哪个学派不希望自己成为真理?

于是乎,一种全新的学说出现,逻辑严谨浑然天成,怎么看都比原先的说法有道理。

他们说这吐蕃的威压,是天地威压,跟那劳资达拉神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地势越高天地威压就越大,这就是为何高人总喜欢在山里修行。

吐蕃人之所以不受影响,只是他们习惯了而已,为何吐蕃人的战斗力一向不行?就是因为他们虽然习惯了这天地威压,但是并不能消除这威压带来的影响,真打起来,咱们喘不上气,他们也穿不上来,只是比咱们好一些罢了。

自从这个论点出来,无数神经病亲身去实践了一把,据说为此还牺牲了不少人,反正最后总结出来了一套应付天地威压的办法。

刘飞鹏没试过,但是听那些跑吐蕃的商队说,什么狗屁他们发现的,他们也就总结总结,这些就是他们这些商队的惯用办法,他们不过问去试了试而已。

这套办法倒是很简单,无外喝水少量多次,少量肉食,多吃蔬菜,多吃米面,但是米面也要少量多次,不能吃撑,然后就是一些按压穴位缓解的办法。

听商队说,这些办法大部分人都有效,七八天也就适应了,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是一连两三天都适应不了,那必须马上撤回来,撤回来还有三成概率活命,不撤回来九成九会死。

“大人?大人?”杜甫伸手在刘飞鹏面前晃了晃。

“嗯?”刘飞鹏回过神来,他刚才想这些吐蕃的事情想得出神了,都忘了自己还在跟杜甫说话呢。

“不好意思,走神了,你继续说。”

杜甫点了点头:“刘大人,既然稳赚不赔,您大胆借粮啊,有皇上的军令,您又是蜀中最大的官,只管打着朝廷的名义,先把粮食借了,这蜀中大户谁家缺粮食?吐蕃哪来的粮食?听说那边种青稞,那玩意拉回来狗都不吃,咱肯定不会要啊。”

说着杜甫左右看了看,把头伸了伸道:“大户们不缺粮,你回来也不还他们粮食,吐蕃虽然穷,但是那么大的地方,怎么不缴获几十万两的金银器回来?到时候不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九出十三归,大户们肯定愿意,他们巴不得您借呢。”

刘飞鹏一边听一边点头,但是最后突然扭过脸来问道:“什么玩意?九出十三归?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杜甫被吓了一跳,抚着胸脯道:“吓死我了,刘大人您别一惊一乍的行不行?”

其实九出十三归这词儿还是昨天才学会的,正是李白跟他借钱的时候说的,要不然他上哪知道去,这高利贷千千万,有借粮食的,有赊借货物先卖后给钱的,还有当铺钱庄,大家利率各有不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一套。

唯有赌场讲究的是这九出十三归,基本上就是大秦的最高利息了,当然,李白这个九出十三归,基本上已经没有还的可能性了。

“不是。”刘飞鹏摆摆手道:“九出十三归?这也太多了吧?”

“我就这个意思。”杜甫道:“您不是着急吗,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然,您去谈的时候别上去就这么说,回头找个懂行的幕僚去谈。”

刘飞鹏点点头,虽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准备,但是人家帮了忙,终究得客套两句,拱手道:“杜贤弟一番话可是帮了我大忙了,要不然老哥哥我还云里雾里呢,没想到杜贤弟还有这般头脑,实乃国之大才啊。”

其实他原本想说你要是不当官,去做生意估计也不少赚,但是他们这一辈官员还是把商人看的比较轻贱,所以不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