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一品诰命(5 / 9)

相信。

“我还是那句话,不管在哪儿,希望你们都能禀承这样的优良作风,做出成绩来。”马如月将这一批人的身契全部发还:“去吧,去建功立业。”

嘉靖帝的要求马如月不敢不从,但到底还是为他们争取了一个福利,就是征询他们的意见。

想要建功立业的就去边关;想要回家娶妻生子过小日子的就自行回家,还特意给了三个月的探亲假。

结果所有的人都表示服众命令听从安排。

对此马如月也无言以对。

她是这种体系中出来的人,一旦穿上那身衣服就无法割舍那份情怀。

哪怕是重生一次,没有这种体系她了要复制一个出来。

这就是深深的爱。

户部兑换券三年到期,早早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其他要说不担心是假的,直到看着天下钱庄的牌匾挂了出来时他们才知道自己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人钱庄都开得起,未必还会失信。

等第一个人拿着本息高兴的出来后,后面的人就沸腾了。

“夫人,您又赚了不少。”梅大人觉得京城说得对,跟着江夫人马氏一定有糖吃。

“呵呵,我赚的都是我该赚的那一份。”马如月在京城已经成了财神爷的象征,当年跟着她办《故事会》的几个秀才赚了个盆满钵满,每期购买了报纸还要买故事会。

是因为报纸上会写上某年某月有些什么样的朝廷大事发生。

就连今天来兑换现银也是在马如月的报纸上看见的通知。

而故事会越看越有趣,小小的故事寓意倒也深。

一次不看就惦记。

马如月拿到回了属于自己的五十万本金,还得到了息金。

她知道自己的钱永远会被惦记。

在买下五十万两兑换券的第二年索性开办了一个专门扶助孤儿的福利院。

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愿意抚养的都可以由里长族长送到福利院来,男子养到十六岁,女子养到嫁人。

当然,她养这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就像养江智荣四兄弟那样。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养。

将他们养成有用的人材。

女子们最擅长的就是女红,养大了就送到周氏的锦绣坊去当绣娘,自己挣钱给自己做嫁妆。

在婚嫁上面也让他们自己挑选合意的。

为此在民间马如月的名声相当好。

江智远在朝堂上经过了一番打拼之后也没再那么生硬,学着圆滑了一点。

哪怕是有意见,也不会在朝堂上就当面怂对方,而是留下一点转缓的余地,然后私下里再找对方探讨。

这样的江智远人缘自然也就好了起来。

其实吧,主要是他有皇上护着,人怎么来别人都比较忌讳他。

给了一个台阶,赶紧的下。

所以江智远在这三年之中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遇上了波折,之后就顺风顺水了。

特别是天下钱庄创办盈利明显时,众人就更加高看一眼了。

嘉靖帝也看马如月的报纸,知道上面有一句至理名言,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结果,设定了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最后看得见精彩的结果,这样就足够了。

有道是无债一身轻,江智远还完了两百万两的借债后整个人神轻气爽。

“江大人,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内侍洪公公迎上他:“您请随咱家来。”

“有劳公公了。”江智远原本是心情大好的,听得皇上单独召见一颗心就又提了起来,他真的不知道皇上又有什么事要说。

在大殿上说的事都不叫事,私下说的才让人胆颤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