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吱声。
“行了行了,儿子难得回来一趟,就别念叨了。”王爹说了一声,王妈气哼哼的走了,王小白这才舒坦不少。
王爹说“来,去把电视机柜上的象棋拿来,咱爷俩杀一局……说起来咱爷俩也有小十年没下过象棋了,当年那会儿可不是这样的,你天天缠着我跟你下象棋……”
王爹的一番话,让王小白回忆到了小时候,倍感温馨。
那时的家里还没钱,爹妈还很亲,家庭还很温暖,现在……
王小白默默不吱声,拿起象棋摆了起来。
摆着摆着,王小白发现这象棋不对劲啊。
王爹也瞅了出来,一脸惊奇又愤怒的说“你对象呢?你对象哪去了?”
靠!
下个毛的象棋!
你下的是套路吧!
王小白欲哭无泪,早知道就不回来了,一回来就催婚。
我才23岁啊,还是个孩子啊!
……
王小白以为到了这就算是极致了,但他却忘了一句话——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
吃完饭的王小白在客厅里小睡一会儿,结果刚睡醒,就有人一巴掌抽在他的脸上。他顿时就炸毛了,愤怒地望向四周,就看见客厅里王爹旁若无人的看电视,关键看的还是动画面——《葫芦娃》。
“爷爷!”
电视机里,葫芦娃大声的叫着。
“唉。”
“爷爷!”
“唉!”
“爷爷……”
“我在这呢……”
看着老爹已经无聊到要给动画片捧哏了,王小白所有的怨气都收了起来,悄悄拿着抱枕挡在面前,继续装孙子吧……
……
元旦期间,《石头》火热上映。
《石头》是宁小浩这个疯子的一次大胆的尝试,采用叙事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故事,巧妙的剪辑起来。
如果只看开头,这是一场混乱的、毫无逻辑、毫无关联的故事,可随着剧情的向后延伸,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王小白知道宁小浩的偶像是美利坚著名导演盖·里奇,他对盖·里奇的剪辑手法十分推崇,但他又不是一个单纯喜欢模仿的人,又把盖·里奇的剪辑方式玩出了花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业界名声极大的《胡侃电影》发表评论文章称“在王小白逐渐放弃低成本电影市场后,该片再次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华语低成本电影市场。《疯狂的石头》的语感完是电影化的、视听化的,而不是华语电影擅长并牢牢抓住不放的‘小说、散文甚至诗歌’的传统范式。它有意调动了方言的特殊幽默感,讲的都是动荡大都会里的小人物喜剧,都有着密集而生动的闪光细节。华语电影需要更多的宁小浩。”
南都文化著名影评人张涛在文章中称“《疯狂的石头》对华语电影界的意义绝对大于这部影片本身的价值。且不论影片艺术上的优缺点,单看电影呈现给观众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具有气势的,一种鲜活的生命感觉;这种感觉是用金钱、名气、资历、政绩工程、边缘题材等等急功近利的手段所无法获取的,而上述这些浮躁的名词正在覆盖着华语电影的方方面面,迫使普通观众对华语电影渐行渐远。”
……
除了媒体一致好评,圈内大拿也纷纷表示感叹。
著名香江导演陈科说“《疯狂的石头》不像是一部内地电影,宁小浩对幽默的把握在香奖电影中都极少出现。”
著名导演黄行说“想做到聪明需要的是智慧和经年的积累,宁小浩有非常出色的驾驭细节的能力,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昆汀的黑色影片都在这里有所体现,导演将这种当代流行的拼贴艺术方式运动得十分到位。”
如王小白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