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当家,我就是那个穷人家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还想着要养家。真的好辛苦。” 魏军他们不由得发出一阵笑声。 林淼继续背对着主持人和付培明,现场的导播不得不跟着林淼,移动镜头,对准林淼的面孔,然后看着监视器里的林淼继续往下说道“我的大纲也是交到帮我爸出版的那位阿姨手里,阿姨名字叫丁少仪,当时是东瓯日报集团下属出版社的副总编。 她拿到我的大纲之后呢,其实还是挺鼓励我写这个东西的,因为说实话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特别好,出一本畅销书,对出版社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我作为当时来说,名人的儿子嘛,而且在东瓯市本地也是有点小名气的,这个项目就定下来了。 我们先是跟出版社签了合约,然后出版社那边也没催,让我慢慢写。可是我那段时间比赛太忙,实在是抽不出功夫。没办法,我就跟丁阿姨商量了一下,丁阿姨就想了个法子,说这样,你把你想写的故事告诉别人,你想法,别人来代笔,收益呢,按合同来办。事情说完后没多久,那位最开始跟我合作的记者就到位了。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我们两个人坐下来一聊,我就发现那个记者叔叔的文字风格,我脑子里想到的故事画面,有点画风不符。那怎么办?当然只能换题材,这才有了《寻仙》。《寻仙》这个故事呢,大纲是我写的,情节走向是我弄的,世界背景是我设计的,人物和各种设定细节呢,有的我的意见,也有别人的意见,还有现在,这里头有许多狄唯是老师的自由发挥。我觉得发挥得特别棒。 总而言之,把这个过程快进一下,就是后来我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和狄唯是签了合同,把我的老师变成了我的员工。把我和出版社的合作,变成了公司和出版社之间的合作。相当于对出版社来说,出版社是甲方,那我是乙方。在我和狄老师之间呢,我是甲方,狄老师是乙方。 那这又是什么情况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甲工厂需要甲零件,但是甲工厂自己并不生产这个东西,他就委托有技术资质的乙工厂代为制作,但乙工厂虽然有资质和技术,但是乙工厂的主要业务不是制造甲零件,而且生产线也不够用,于是就在甲工厂知情的情况下,把任务转包给了有技术但是没资质的丙工厂代工,并且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大家听懂了吧,甲工厂就是出版社,乙工厂就是我,丙工厂就是狄老师。任务完成之后,收益按合同分配,资质上,需要我的签名,《猎魔笔记》也是差不多的流程……” 现场所有人安安静静地听着,但就在这时,安静了半天的付培突然像是鲨鱼闻到了血腥味,激动地大喊一声“等下!我有话说!” 现场导播都快哭了,急忙把镜头转回付培明身上。 然后所有人就见付培明站起来,匆匆走到林淼跟前,很没风度地伸出食指,指着林淼飞快道“凭什么别人就一定要你署名才能发表了?没你他不照样写吗?你这不还是在给自己代笔找借口吗?!” 林淼呵呵一笑,仰头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付培明道“没我他照样写?这道理谁教你的?你一个大学老师,就这点逻辑能力?我突然感觉京大的哥哥姐姐好可怜啊,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作为全国最最优秀的人才,居然要受你这种低水平老师的教导?” 林淼一通冷嘲热讽,直接把付培明给骂疯了,付培明气急败坏道“你说谁没逻辑?!” “说你!”林淼大喝一声,“狄老师今年三十二岁!如果没遇上我,他到三百二十岁都不见得会想到写!如果我没有给他那个大纲,他这辈子脑子里也不见会有写那个故事的念头!他为什么要写?因为有收入!这笔收入是谁给他的!是出版社!是我的公司! 这么简单的逻辑,你都理不顺吗?全国能写的人有千千万,但如果不是通过我,今年谁也不会有机会跟东瓯市文化出版社合作,写出那样一个一模一样的! 我贡献了整个故事的骨架,我对整个故事的创作提出了要求。我作为一个产品项目的甲方,自己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