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激将战法,触到痛处(2 / 3)

前面提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凭着“礼”求来了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智慧,从而实现了三分天下。后来又是凭着“义”求得了关羽、张飞的忠肝义胆、生死相随,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诸葛亮又是凭着“义”为刘备求来了三足鼎立之势。

义,是一种促进力、凝聚力,它能让每一个具有基本道德的人主动担负起某些责任与义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有些人面临困境,通过报刊、电台等媒体发出呼救时,会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因为这是从道义上激励了每一个普通人,从而借得了一分支持与帮助。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以义相“求”,其“求”的内容都是深远、重大。在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仍然可凭借道义去激对方,取得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个儿子要求母亲为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

但是,儿子怕遭到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一条牛仔裤,而母亲是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的。于是儿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或苦苦哀求,或撒泼耍赖,而是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过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一条牛仔裤?”

这颇为天真而又略带计谋的问话,一个子打动了母亲。事后,这位母亲谈起这事,说到了当时自己的感受“儿子的话让我觉是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句话就说服了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唯一目的就是要打动母亲,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而在事实上,他的确是从母子道义上去刺激母亲,让母亲觉得儿子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非分的。

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很多,也许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又确实是凭着道义达到了求人的目的。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下面是美国黑人富豪约翰逊的经验

1960年,我决定在芝加哥为我们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我出人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我决定先上马后加鞭,设法将自己的200万美元凑集起来,聘请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进行建造,好让我去想方设法筹集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我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建造开始并持续施工,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晚饭。我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我正准备将蓝图摊在餐桌上时,他就对我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他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给我抵押借款时,我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给过这样贷款的承诺。”他回答。

我把椅子拉近他,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

他微笑说“你这是逼我上梁山,不过,还是让我试一试看。”

他试过以后,本来他说办不到的事终于办到了,而我也在我的钱花光之前几小时回到芝加哥。

以激将法说服别人,务必找到并击中对方的要害,迫使他就范。就这件事来说,要害是那位主管对他自己权力的尊严感。

约翰逊在谈话中暗示,他怀疑那位主管果真拥有那么大的权力。主管听了这话,感到自己的权力的威严受到了挑战。那好,我就证明给你看!

人的自尊、名声、荣誉